當前位置:中國廣告人網站>創(chuàng)意策劃>廣告雜燴>詳細內容
從一則音響廣告談開
作者:佚名 時間:01-4-2 字體:[大] [中] [小]
-
提起做雜志廣告,人們經常會利用其優(yōu)良的物理基礎把他做得更具視覺沖擊力、更加精美,并且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吸引讀者,達到廣告的目的。但現實往往不如人愿。正如下面的例子。
金榔音響,屬于國產系列的名牌產品,在許多雜志報刊上都能發(fā)現他的廣告。1999年以前在《讀者》雜志和《無線電》雜志上所刊登的廣告完全相同,主體畫面是一只薩克斯,畫面主調是富麗堂皇的金黃色,給人以視覺的美感和沖擊力,廣告以“音樂是永恒的陽光”為廣告主題,意境深遠,格調高雅。但是,從99年開始,金榔音響的廣告策略發(fā)生了變化:其他雜志上的廣告不變,惟獨在《無線電》雜志上的廣告改變了風格。原來的主體畫面內容不變但成比例縮小,不再占主體位置;加入了一系列表格,并醒目表示;加入了大量的專業(yè)文字說明。
單從文案上講,以前是以感性的訴求打動讀者,以少而精為特點,力在營造一個高雅、富麗的文案風格,而現在則把重點移在產品的特征、性能的介紹上,力圖使受眾更為清晰的了解產品。同樣是雜志廣告,是什么使得他有如此的轉變呢?原來在《無線電》的一份廣告回饋中,萬利達、寶聲、中國聲等品牌知名率明顯高于金榔,廣告費的高額投入并沒有收到等量的效益,究其原因,乃是這則廣告對受眾結構把握的錯誤。作為彌補措施,現在的廣告則產生了非常好的效果。
很明顯,《讀者》與《無線電》的受眾范圍大為不同,對與《讀者》類一般性雜志,傳統(tǒng)的廣告方案是合適的,因其受眾范圍廣,知識結構趨于平均水平。但《無線電》的讀者范圍比較狹小,僅限于具備專業(yè)知識的人士,一般的人是很少翻閱的,而其中關心音響廣告的讀者有多為音樂與無線電的“雙料”發(fā)燒友,他們關心的是硬性的物理指標,是產品的電氣性能,而畫面的視覺效果和文案的文學感染力則很少對他們有主導的影響,充其量是對他們的潛意識的一定誘導,所以什么要素起主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。
科技雜志上刊登的廣告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受眾分析與市場細分,要投其所好才能夠取得效果?萍茧s志的讀者是一批特殊的廣告受眾群,通常的廣告方案一定要經過修正才能很好的發(fā)揮效力。金榔廣告的轉變是成功的,一方面他保持了與原稿的兼容,沒有使人產生聯(lián)系割裂的感覺,另一方面則成功的完成了文案風格的轉變,使之更加適合所處環(huán)境。
金榔廣告的前后變化也代表了現存的兩類科技雜志廣告的思路。按其文案風格且定為“酸性”與“堿性”。前者主要是憑借傳統(tǒng)廣告的意圖,進行品牌形象與產品形象的訴求,以頗具文學性和藝術性的文案來達到目的。這其中也不乏成功的范例,如Sonny的商品廣告一直在強調一個消費理念:Sonny就是品質。因此,他只強調形象,而較少有“堿性”的文案說明。這種文案風格的運用并不少見,但成功的卻不在多數,而很多的廣告則更象金榔以前的境遇。綜合分析可見,這種形式較適合知名產品的“提醒式”廣告的品牌形象提示。并不適合新產品以及基礎并不雄厚的產品廣告。另外的許多科技雜志上的廣告則采取了與之不同的路徑,他們不注重潤色與修飾,而幾乎把整個產品剖開來,赤裸裸的將其特性、構造、功能等等列成一個二維表格,如同一部產品手冊,詳而又詳。這種資料型的廣告文案有一個明顯的特點,他把握了受眾的特殊性,利用他們對數據的敏感和信任來抓住讀者,以期得到廣告的最大影響力。這種文案寫作意圖是建立在受眾的基礎上的,而并不似前者。在現實上,這種方式要優(yōu)于第一種,但往往給人一個抓不住重點的感覺,一切全憑讀者自己去提煉、去領悟,很有可能你想強調的賣點受眾沒有找到,而你本想回避的地方卻偏偏被受眾抓住了。畢竟,在廣告的數據里提煉、歸納并不有趣。此二者為目前科技雜志上廣告的常見形式,各有利弊,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(fā)揮這一特殊媒介的獨特優(yōu)勢呢?答案是“相互融合,取長補短"“酸性”、“堿性”各有優(yōu)缺,相互融合也并非易事。要在文學性和藝術性中把賣點不知不覺的推銷出去,讓讀者順著你的賣點在資料中去尋找自己想要的材料。使受眾既有感性強烈的記憶,又有理性深刻的認識,這樣的廣告才能叫做成功。
這其中關鍵是對文學藝術性和科技資料性的度的把握。文學性要注意對感覺的把握,正如金榔音響的廣告詞:“音樂是永恒的陽光”對于發(fā)燒友們則頗具感染力,同時也強調了賣點是產品對音樂的優(yōu)秀表現力,閱讀者一定會試圖從資料中查尋關于保真度、分離度和頻響范圍的專業(yè)條款。相反,過于濃重的文學氣息則很不適于出現在科技雜志上。同樣,科技資料的引用也不應過繁,金榔音響表格內容豐富,但每項都是重要資料。另外,不同的產品,資料引用也應不同,一切都要依據產品自身的特點,比如音響可以使用電路資料,而電腦則不必要,只需配置資料即可,這一點許多廣告都有不足,如“德聲”收音機,在其“短波王”產品廣告中,將其“二次變頻技術”渲染一番,而稍具專業(yè)知識的人都懂得變頻技術各有特點,收音質量與其沒有直接關系,可見這是多余的。
金榔音響的后期廣告比較經典,是此類廣告較為成功的典范。近一年來因其廣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?傆^全面,目前科技雜志的廣告不盡人意,格局有待改變,金榔音響廣告可供借鑒。